陶瓷行业机器更换是大势所趋,原来国内的抛光、磨边、釉自动化水平这么高?
目前,陶瓷行业使用的机器人智能化程度不高。据专业人士介绍,top代机器人只需要通过教学存储信息,工作时读出信息,向执行器发出指令。驱动器根据指令再现教学操作。广泛应用于焊接、装卸、涂装和搬运。第二代机器人是一种感觉机器人,具有视觉、触觉等功能,该机器人可以完成检测、装配、环境检测等操作;第三代机器人是智能机器人,它不仅具有感知功能,还能根据人的命令,根据自己的环境进行决策,计划出行动。目前陶瓷行业使用的机器人中,90%以上属于top代和第二代机器人。随着陶瓷行业逐渐融入智能化,陶瓷行业中的机器人也将实现产业升级。
对于陶瓷工业来说,机器替代是发展的新常态。尽管陶瓷行业高度自动化,但生产线上仍有许多部分可以由机器人取代人类。
除了捡砖、包装和搬运等高强度作业外,机器人现在还可以用于抛光、研磨和上光等高精度工序。
自动化仅仅意味着把人的工作变成机器的工作。在现有的工艺条件下,自动化在国内陶瓷行业的应用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,不仅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,而且z大限度地避免了操作人员的失误。然而,陶瓷行业的自动化升级仍有“巨大”的空间,这将来自于中国陶瓷技术水平的提高。
陶瓷原料的储存和计量、浆料制备、浆料均质、制粉和报废是自动化升级的“战场”。拣选、包装、自动入库、自动上膛是陶瓷行业自动化升级的另一个“战场”。当然,战场上还有很多其他部分正在实现自动化,主要是在中间部分。例如,从窑到磨边的传递环节,瓷砖由窑内的热到磨边线的冷,需要一定的时间冷却,这个过程大多以人工为主。另外,在磨边和打磨环节,还需要大量的人工辅助。如果以上指出这些环节都达到了自动化的水平,陶瓷行业就真正实现了全自动化。
国内工厂的一条生产线可能需要十几个操作人员,而国外只需要三到四个操作人员。国外采用激光AGV系统进行产品自动包装后的自动上下料。目前国内作业中仍使用传统的叉车。国外的智能化项目主要包括自动分色分级包装、数字封边、AGV存储、AR识别远程维护系统等。Sakemi、Sistrum、Siti BMR等在智能领域的发展属于国际领先水平。目前,国内陶瓷企业全线已实现自动化生产,一些单设备如喷墨机、智能钢坯存储系统、数字磨边机等已初步实现智能化。目前,一鼎公司推出的智能钢坯存储系统是一种智能设备。与目前市场上的钢坯自动存储系统相比,其区别在于智能化程度高。其智能系统由中央调度系统、交通控制系统、信息传输系统、电力控制系统4大部分组成,还具有远程维护的能力。数字磨边机的三脚架技术也属于智能范畴。
喷釉机是该行业的发展趋势
上釉是指利用干体浆液吸水将浆液粘附在坯体表面,喷釉是利用压缩空气将浆液通过喷枪或喷釉机喷成雾状,粘附在坯体上,喷枪身距,喷釉给压,喷釉的数量和釉浆的数量决定了釉层的厚度、相对密度等。同时,由于釉层厚度均匀,易于控制,容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。上釉是陶瓷生产的重要环节,陶瓷生产容易实现自动化。国外大多采用机器人进行喷釉,但国内应用并不普及。长期以来,我国的喷釉工序主要是手工完成,其工作环境恶劣,劳动强度大,质量差,生产效率低,质量难以统一。这种雾很容易被吸入,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对身体产生严重影响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,生产工人的健康保障对陶瓷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喷釉已成为陶瓷生产的发展趋势。
![]() | 地址: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松岗沙水永丰工业区自编68号 |
![]() | 电话:0757 85200079 |
![]() | 手机:136-7978-0556 130-6646-1146 |